随着监管对结构性存款进行严查,银行负债端结构悄然生变。
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一度扩张,在4月末创下12.14万亿元的规模新高。随着监管加大整治力度,结构性存款规模降温。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末,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11.84万亿元,环比4月末下降逾3000亿元。
虽然已经出现了压降的态势,但结构性存款自2018年至今,其存量规模已处于高位。6月以来,监管层对大中型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并下发相关文件,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、减少发行数量、下调利率。据悉,有多家股份行收到了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,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,在今年年底前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。
6月19日,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表示,近期银保监会就银行机构结构性存款违规展业问题下发专项文件,要求银行科学审慎设计结构性存款,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,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升存款成本。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强负债端成本管理,考虑CPI下行趋势,不盲目竞争提高存款利率,避免高息揽储,严禁存款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。
“短期来看,结构性存款的压降部分很可能会转移到一般存款,这对中小银行不利。除此以外,一般性存款难以完全实现短期内对结构性存款的有效替代,结果很可能表现为部分银行的负债缩表。”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,长期来看会带动银行负债成本的下行。
厦门国际银行博士后研究员任涛表示,由于结构性存款受到监管严控规模,银行负债端的同业存单、大额存单、现金类理财的规模可能会有相应抬升。
数据已经有所反映,6月以来全市场的同业存单发行量和发行利率显著上升。数据显示,6月15日至6月19日这一周的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量为5540.2亿元,较6月前两周大幅反弹。6月第一周、第二周的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量分别为972.7亿元、3329.6亿元。
虽然6月第一周的认购率直接从5月最后一周的80.94%大幅下滑至67.54%,但随着本月第二周发行利率的回升,认购率上升至87.19%,与今年1至5月份的平均认购率(87.31%)大致相当。
在发行利率方面,不同期限同业存单抬升明显。6月第一周的平均发行利率为1.97%,第二、三周的平均发行利率分别回升至2.29%、2.48%。
但任涛提醒到,一个明显的反差现象值得注意,今年以来全国性银行的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量大都高于2019年的申报额度,而中小银行却呈现缩减同业存单发行量的情况,中小银行负债端压力明显。
在同业负债占比限制、流动性考核、存贷比等监管指标主导下,同业存单仍然难以替代存款类产品。
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倪军发布研报认为,银行体系将面临较长时间的存款竞争压力,负债端成本下行可能会“迟到”,但不会“缺席”。预计今年政府债券存量增加超过8万亿元,银行体系持有或将接近7万亿元,这部分存款派生将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指标,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压力大幅缓解,金融体系负债压力将明显减轻。